在这个暑期档配资网首页官网,当几部早早定档的大片被媒体热捧、资本力捧时,一部排片只有13%、宣传只靠朋友圈的电影,竟然悄无声息地逆袭成了票房黑马。
《戏台》上映第4天,就突破1.85亿元票房,挤进票房榜前二。
这部电影的主演,是许久未在银幕上露面的陈佩斯,观众们本以为这是一部老派作品,没想到却像一把锋利的匕首,悄悄扎进了现实的心窝。
当下的娱乐圈,流量至上、资本横行,仿佛有背景的流量才配站在聚光灯下,可《戏台》用了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告诉我们,真正的艺术,不是靠喧哗,而是靠沉淀。
让人意外的是,在这部戏里,演技最令人震撼的,既不是老将陈佩斯,也不是金牌影帝黄渤,第一名的宝座,竟然属于一个曾经被忽略的名字。
黄渤的表现令人惋惜,他饰演的大嗓儿虽有喜感,但太熟悉了,太“黄渤”了,观众的第一反应不是这个人物有趣,而是这是黄渤在演角色。
这种熟脸效应,如今似乎成了他演技的天花板,有网友认为,黄渤的角色不差,但他演得太像自己,反而显得没了突破。
尹正在这部戏里大放异彩,他的金啸天可以说是个舞台上的霸王,但在台下却染上鸦片瘾。
这个人物身上的矛盾感,被尹正表达得淋漓尽致,走路带风,唱腔如刀,眼神中却又藏着自毁的悲凉。
当他顶着枪唱完霸王别姬的最后一句时,所有观众都在那一瞬间屏住了呼吸,那已经不是一场表演,那是信仰的坚持。
姜武的洪大帅,蛮横得可笑,霸道中又透着孩子气,他用一口唐山口音喊着我让你唱你就唱!把一个军阀的滑稽与可怕演得活灵活现。
虽然整体表现可圈可点,但情绪波动略显平稳,没能在观众心里激起更深层的涟漪。
而陈大愚的表现,则显得稚嫩,他是陈佩斯的儿子,饰演的徐明礼角色油腻谄媚,可惜台词处理过于生硬,面部表达略显僵硬。
观众的评价也很直接:有其父之形,未有其父之神。
陈佩斯作为导演兼主演,饰演戏班班主侯喜亭,为了保住戏班,他跪地改戏、撞柱磕头、满脸血污地站上舞台,演完最后一场霸王别姬。
他不是在演戏,而是用生命在撑起一座濒临崩塌的戏台,但尽管如此,不少网友认为他在剧中的演技排名,还不能算到第一。
真正能排到第一名的,反而是一位经常被忽视、不温不火的演员-余少群。
余少群饰演的凤小桐,是戏班里的男旦,外柔内刚,最后投河自尽,他在舞台上唱腔婉转、眼神凄美,转身卸妆时却满脸孤绝。
那场投河的戏,虽然没有煽情的音乐,没有刻意的慢镜头,却让无数观众默默落泪,他的每一个动作、每一滴泪,都像是把隐忍刻进了骨髓。
另外一些配角也让人感到惊喜,比如尹铸胜饰演的刘八爷,戏份不多却气场强大,仅一句你不讲规矩,如同一道惊雷,炸出了观众心中的压抑。
还有结尾现身的蓝大帅,原定是找姜文出演,结果换成了喜剧演员徐志胜,反而成了一个讽刺意味极强的神来之笔—疯子之后,是傻子带兵进城,荒诞得让人笑不出来。
其实这部剧除了故事情节和演员的演技之外,更值得反复品味的,是荒诞剧情中隐藏着的对现实的批判。
黄渤饰演的大嗓儿,代表的是娱乐圈里那些靠关系混饭吃的流量,不懂戏、没演技,却能站C位,他误打误撞演了霸王,台下居然还掌声雷动,讽刺意味十足。
洪大帅的改戏桥段,更是一记重拳打在资本的脸上,他一句话,整个剧本就得改,演员们只能忍气吞声,陈佩斯饰演的班主甚至要跪地求情。
观众在影院里笑着笑着就沉默了,台上的戏是霸王别姬,台下的现实是:祖师爷,我为活命啊!
凤小桐的自尽,不止是一个角色的结局,更像是整个传统艺术的悲鸣,当他一袭白衣、缓缓走向河边时,全戏的情绪推向高潮。
那是一个艺术家对信仰的最后守护,是对现实妥协的彻底拒绝,他死了,但艺术的尊严却因此活了。
而金啸天在枪口下坚持唱完戏,侯喜亭满脸血污坚持走完剧情,这些细节都在告诉我们,真正的艺术,是不能被打倒的。
《戏台》的成功是靠内容说话,它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,没有流量明星的带动,全片宣传投入只有400万,陈佩斯甚至抵押房产来筹资,而它的制作成本高达1亿元,是一场赌上尊严的豪赌。
首映日票房仅56万元,几乎无人问津,但口碑发酵速度惊人,豆瓣评分稳定在8.0分,票房也一路飙升到2亿元以上。
猫眼预测,《戏台》的最终票房将达到5~6亿元,这对于一部靠口碑突围的作品来说,是奇迹。
流媒体收入也不容小觑,海外版权卖出8000万元,东南亚市场也拿下2000万元,综合计算,《戏台》的净利润预计在1.35亿元左右。
对比同期上映的《你行!你上!》票房仅8000万,《长安的荔枝》虽票房过5亿却回本艰难,《戏台》无疑是暑期档最赚的一部。
有人说《戏台》不是翻红,是复仇,是老一辈艺术家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回应,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好作品,不需要讨好谁,只需要对得起自己。
牛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